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[原创]关于刷牙的随想

    顽石2017     2017-09-01 18:08:22     浏览:0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顽石2017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
    今天的人都知道刷牙的作用,不但能清洁牙齿预防牙齿疾病,还能口气清新在与人交谈中不至于一开口散发难闻气味,不至于因为气味过大令人敬而远之。但有趣的是,今天刷牙的人越来越多,仿佛牙齿越来越不结实,大人小孩儿看牙医的越来越多。

        医生说,刷牙的主要目的在于清洁牙齿,还要每逢饭后刷一次,目的在于不使口腔内牙齿间残存饭菜残渣,以避免其在闭口时,尤其是睡眠中藉此在高温中发酵进而滋生腐蚀性物质损伤牙齿。口味清新,刷牙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,但口中气味并非刷牙一项就可以改变的,其它因素比如消化系统出故障、口腔尤其是牙龈炎症等因素也可以导致口中气味不正常产生异味。

        人常说,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要人命。此话欠科学,牙疼本身就是一种疾病,而且是疼起来要人命的疾病。口腔疾病让医生细究起来那也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疾病,直接影响人的正常饮食甚至影响正常工作。要不然。怎会有专科的口腔医院呢?

        口腔医院是治严重的口腔疾病,而避免或减少,抑或防患口腔疾病与日常牙齿清洁密不可分。日常保护做得好,则可降低发病率。这些都是普及到幼儿园的常识,成人更是人人皆知。本无需再掰扯,按着医生的叮嘱照办就是。

        上述都是现代人普遍接受的医学理论,没什么可挑剔和质疑的,但仔细思忖,又觉得医生所言也不十分尽然。

        很容易想到,人类在未发明刷牙前,彼时人人都不刷牙,无论男女老少一张嘴气味熏人,个个结满牙垢的大黄牙,按现在医学理论,想必是患牙疾者成群结队,捂着嘴疼得满地乱蹦者比比皆是。这只是按现在说法对古时的一种猜测或推论,实际情况咋样那得事实说了算。愚未学过医学,既不懂中医,更不懂西医,也没有业余潜心读过医学论著,但今天有了互联网一下子方便起来,检索一下刷牙的历史还是轻而易举的。

        百度的说法有几种,大体归纳一下,牙刷和刷牙是中国人发明的。

        早在先秦时期,人们就掌握了一些护齿方法。在《礼记》中有“鸡初鸣,咸漱”的记载,可见在清晨漱口是当时的一种洁牙方法。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、醋、盐水、茶水等。酒、醋、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,而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,可以防蛀,保持口腔清洁卫生。

        西晋时出现了“牙签”的记载。晋代陆云在致其兄的书信里有“一日行曹公器物,有剔牙签,今以一枚寄兄”之语,其制法虽不详,但可看出牙签在当时尚属稀罕之物。

        隋唐五代时期:揩齿以保口齿清洁,当时已渐趋流行。其方法主要有“杨枝揩齿法”和手指揩齿法”两种,《处台秘要》中载有“每朝杨柳枝咬头软,点取药揩齿,香而光洁。”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“劳度叉斗圣图”。至于洁牙剂,或为盐、或为药物散剂。

        两宋时期:宋著名学者苏东坡提出茶叶对预防龋齿的作用,现代医学实验证实茶叶中含有较多的氟,故有防龋、防口具、杀菌消炎之功。此外,《太平圣惠方》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。《太平圣惠方》还载有药膏药齿法:柳枝,槐枝,桑枝煎水熬膏,入姜汁,细辛,等每用擦牙,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,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。

        到了南宋,民间已经可以买到批量生产的牙刷,即用骨、角、竹、木等材料做握柄,一端钻毛孔两行,刷毛为马尾,几乎和现在的牙刷外观一致。

        元代正式有“牙刷”一词,郭玉诗中云∶“南洲牙刷寄头日,去垢涤烦一金值。”据考古发现,中国1000多年前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。可见中国比欧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类似现代的牙刷。

        在欧洲,牙刷是由英国皮匠爱迪斯于1780年在伦敦首先发明的。在此之前,欧洲人用布擦洗牙齿,爱迪斯认为用布擦牙效率太低,而且擦不干净,他把鬃毛缚在骨头上,刷牙效果很好,从此改进了欧洲人的刷牙工具,爱迪斯创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生产牙刷。

        由此可见,清洁牙齿还真是“自古以来”有之。但不得不说,古人虽已经有刷牙,但却不普及,尤其是社会底层劳苦大众未能与之同步。直至二战时,中国大部分人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村人口尚未普及刷牙,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可窥一斑,大众天天刷牙可能不足百年的历史。就是今日,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农村也未必大人孩子有天天刷牙的习惯。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多多,待有机会单独探讨。

        刷牙的益处无可置疑人人皆知,按今天医生的说法只有天天刷牙才能保证牙齿健康,但一些现象仿佛并不尽然。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对牙齿的保护应当说越来越重视,刷牙基本成为每天和洗脸一般必不可少的个人清洁卫生项目,令人不解的是,似乎牙齿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,且越来越低龄化。有文章指出是缘于空气、水质、食品质量和食品结构,如吃糖太多和食物中某些东西含量太高腐蚀性越来越大所致等等。此说不无道理,理论上也无懈可击,但这样说似乎不能完全服众。

        笔者的一个朋友说,他老板的爹从农村来城里二三十年了,住别墅吃山珍海味,一张嘴说话气味熏死人。老板说他家老爷子一辈子不刷牙,叫他试着刷刷他就给你急,死活不刷。老爷子说,你城里人天天刷牙,个个到医院看牙,我在这儿住了二三十年,吃的饭喝的水和你们全一样,我不刷牙我的牙咋啦?啥时候疼过,啥时候去医院补过牙?你媳妇讲究的一天刷几次,咋样了?隔三差五去看牙。邻居老汉都拔了几个牙,我这牙一个也不少,现在还能咬嘎巴脆的蚕豆呢!刷牙就能保护牙,我就不信!另一例是朋友之朋友,兄弟姊妹六七个城里生城里长,从上小学起他们家的大儿子就不爱刷牙,后来大了上山下乡没人督促干脆就彻底不刷了,真正和村里的贫下中农一个样了。现在年近七十依然能不刷就不刷。奇怪的是,他的兄弟姊妹和老婆孩子天天刷牙却个个牙齿有毛病,人家老先生从来没喊过牙疼,他的两兄弟已经拔了几颗牙,他一口牙依然完好无损。

        这俩小例子或许不足以说明什么,也或许是因人而异的特例,但同吃一锅饭,同喝一缸水,且非一半年,而是二三十甚至几十年,食物的腐蚀性也并非不侵袭这俩老爷子,为什么不讲卫生、不刷牙的两个倔老头的牙齿尽管有牙垢,但完好无损,这不能不叫人费解。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天天刷牙,但时不时看牙医的不乏一二,这是为什么?

        由此,也想起了一些偏远山区的老农,七老八十古稀耄耋之龄,喝一辈子低劣的浓茶,抽一辈子旱烟,一辈子从不刷牙,牙垢厚的都看不见牙缝,但牙齿完好无损的一抓一大把,何故?仅仅是农村空气好、食物不掺假没有毒能解释得了的吗?

        左思右想再三,其原因是否还与遗传、个体素质以及抗菌能力有关?不然,一个屋檐下居住,一个锅里搅马勺,不刷牙的牙齿没事,反倒是天天刷牙讲卫生的时不时地看牙医。这或许只有专业牙医或者医学专家才能解释出令人信服的答案。

        笔者一直崇尚现代教育,也坚信刷牙益于牙齿健康,坚持刷牙数十年,但遗憾的是已经拔了两颗牙。写此文丝毫没有意思为不刷牙的不良习惯开脱或背书,只是不解其中之奥妙,是故说与读者以求高见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